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部门动态 > 馆务信息

锡林郭勒盟档案馆厚植为民情怀 用心用情做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

  锡林郭勒盟档案馆充分发挥档案服务社会、服务民生、服务群众的作用,努力践行“为党管档、为国守史、为民服务”职责使命,全心全意做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。

  2024年6月,一名造纸厂的下岗职工,现已到退休年龄,为证明之前从事过特殊工种来馆查档。经过工作人员细心查阅了大量原始档案资料,为其提供了1992年至1997年的工资档案,共计33卷。证明其之前确实为特殊工种人员,并出具了档案证明。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,从事有毒有害特殊工种满8年以上(含8年)以上可提前5年办理退休手续,档案为其提前办理退休手续提供了依据。有很多退休职工退休时发现自己工龄与实际参加工作年限不符,而工资表就是证明自己工龄的最直接依据。档案在此刻就凸显出了其重要作用。近五年来,盟馆档案查阅利用总人(次)中,为人民群众解决待遇类问题占比达到30%以上。

  “三千孤儿入内蒙”的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,成为了民族团结进步的佳话。近年来,许许多多“国家的孩子”开启了自己的寻亲之旅,想要找到自己的亲人。2024年,锡林郭勒盟档案馆为3名“国家的孩子”提供“移入儿童领养表”,领养表上清楚的记录了他们原来的名字以及领养编号、出生日期等个人信息,为他们的寻亲之旅提供了重要的线索。

  报到证或派遣证是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的证明,也是人事关系转移的重要依据。干部职工在个人职务职级晋升、职称评定和人事档案审核过中会面临报到证等材料缺失的情况。2024年3月,一名退休职工来馆查档,由于个人档案中参加工作的手续不全,导致退休手续难以办理。经过工作人员细心查找,为其提供了报到证。他高兴地说:多亏了档案馆留存着自己的档案资料,终于解决了心头之急。近几年以来,盟档案馆为上百人提供了大中专毕业生报到证、派遣证、工资介绍信等入口材料,同时全力协助盟直及各旗县(市)组织和人社部门完成了缺失档案信息的补充工作。

  2024年,我馆线上线下共接待档案资料查阅利用者296人(次),利用档案资料4596卷(件、册),复制档案962件(4087张),为领导决策、群众办理社保、核实工龄、办理案件等提供了翔实的资料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。

  近年来,锡林郭勒盟档案馆多措并举,提升档案服务水平。一是修订完善档案查阅利用制度,简化查阅利用程序,提供工作日延时、节假日预约查档服务、异地查档服务等。二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需求,提前接收盟人社局、盟委组织部、盟教育局、盟社保局等单位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民生档案,为群众查阅利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。三是将档案查阅室升级成宽敞、明亮、舒适的档案查阅利用大厅,查阅大厅面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,查阅利用窗口由原来的一个增设为三个,大幅提高窗口的服务效能。四是接入全国档案查阅利用服务平台、全区档案查阅利用服务平台和全区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,拓宽查阅利用渠道,群众通过服务平台实现跨区域、跨层级的档案查询服务。五是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率达到80%以上,极大提高了查准率和查全率。

  下一步,我馆将紧紧围绕“四个好”“两个服务”的目标任务,强化档案为民服务意识,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、服务人民群众为导向,扎实推进档案查阅利用服务工作,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。